国学
词语解释
国学
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引证解释
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参见“国子监”。
引《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吉州 庄寿年,号 斸松。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参见“国故”。
引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
国语辞典
国学
本国固有的学术。
例如:「我国的国学,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
近国粹
国家为全国设立的学校。
引《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
网络解释
国学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 (中文学术期刊)
《国学》是一本关注国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国学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
最近近义词查询:清正廉洁的近义词(qīng zhèng lián jié)后退的近义词(hòu tuì)来年的近义词(lái nián)畅通的近义词(chàng tōng)客套的近义词(kè tào)审理的近义词(shěn lǐ)反正的近义词(făn zhèng)懦夫的近义词(nuò fū)器材的近义词(qì cái)数一数二的近义词(shǔ yī shǔ èr)犷悍的近义词(guǎng hàn)老练的近义词(lǎo liàn)悔恨的近义词(huǐ hèn)高谈阔论的近义词(gāo tán kuò lùn)缺欠的近义词(quē qiàn)山门的近义词(shān mén)专科的近义词(zhuān kē)遗容的近义词(yí róng)离别的近义词(lí bié)生聚教训的近义词(shēng jù jiào xùn)夙儒的近义词(sù rú)凶徒的近义词(xiōng tú)奉告的近义词(fèng gào)究竟的近义词(jiū jìng)点缀的近义词(diăn zhuì)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