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
词语解释
百济
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领有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都于慰礼城(今汉城附近)。与高句丽、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在相互间的战争中常处劣势。公元660年被中国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
翻译
- 英语 Paekche or Baekje (18 BC-660 AD), one of the Korean Three Kingdoms
- 德语 Baekje
- 法语 Paekche (un des 3 royaumes de Corée)
引证解释
古国名。在今 朝鲜 境内。
引《周书·异域传上·百济》:“百济 者,其先盖 马韩 之属国, 夫餘 之别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百济 是在 马韩 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 扶馀。”
国语辞典
百济
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相传是东汉末年扶余王尉仇台的后代,因以百家济海立国,故称为「百济」。晋时尽据马韩地,吞并诸国,屡与高丽、新罗作战。隋末唐初频频遣使来华。后因频侵新罗欲断其通华之路,而为唐高宗所灭。见《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传·百济传》。
网络解释
百济
百济,是原本居于古代中国东北的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的国家,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劦氏(音协,xié)、解氏、真氏、国氏、木氏、苩氏(音伯,bó)。百济的统治阶层是扶余人,不同于其下层百姓韩人。朝鲜半岛南部的的韩人是不同于扶余人另一个民族。百济于660年被唐联合新罗攻灭。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居拔城,也叫固麻城。此外还有五个别都,中间的叫古沙城,东面的叫得安城,南面的叫久知下城,西面的叫刀先城,北面的叫熊津城。
分字解释
※ "百济"的意思解释、百济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百济造句
1.大败,百济王义慈和王室成为俘虏。
2.陈政一听是百济王扶余义慈死了,这也太快了吧,难道是百济王想不开吗?“百济太子扶余隆怎么样”。
3.仍令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与定方讨平百济,俘其王扶余义慈,献于阙下。
4.兴首多次劝阻扶余义慈不要整天沉湎酒色,废弛政务,而触怒百济王,要不是扶余孝的求请,恐怕兴首的罪名就不只是流放了。
5.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寇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6.高丽、百济,脣齿相依,竞举兵戈,侵逼交至。
7.曲六郎率领二十艘大船,三十艘海狐船牢牢跟住百济船队,不时击沉一艘,一直追击到百济海岸附近才返航。
8.中大兄葛城一脸不可置信:通通地没用,日落处帝国不是在百济只有不到两万大军吗?阿昙比逻夫通通战败啦,来人啊,让所有人来见我。
9.2月27日,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坛黄坡也进行了开年饭活动,村民热热闹闹吃喝玩乐。
10.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11.等到李世民来到平壤城,这些使臣更是天天求见,可是李世民心头不爽那百济开战之时的首施两端,一直不让百济使团觐见,这可把百济使团急坏了。
12.跟耽罗人攻打牧场的时候,闹哄哄的一拥而上不一样,百济人的前军先是由刀盾兵为前驱,跳荡兵隐在刀盾兵军阵之间,长枪手紧随其后,再后面又是弓手。
13.唐高宗龙翔三年(公元六六三)日本以援助百济为名,出动舟师数百。
相关词语
- yī bù yā zhòng,bǎi bù suí yī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 yī liăo băi liăo一了百了
- yī liǎo bǎi dàng一了百当
-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 yī yǐ dāng băi一以当百
-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ăi一传十十传百
- yī chàng bǎi hè一倡百和
- yī bā sì sì nián jīng jì xué zhé xué shǒu gǎo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yī qiān bā bǎi dàn一千八百担
- yī fèi bǎi shēng一吠百声
- yì hū băi yìng一呼百应
- yī hū bǎi nuò一呼百诺
- yī xiǎng bǎi yìng一响百应
- yī chàng băi hé一唱百和
- yī yè fū qī bǎi yè ēn一夜夫妻百夜恩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yī suì shǐ cháng bǎi suì nú一岁使长百岁奴
- yī zhì bǎi wàn一掷百万
- yī rì bù zuò,bǎi rì bù shí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 yī rì bù jià,bǎi rì bù shí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
- yī shù bǎi huò一树百获
- yī zhèng yā bǎi xié一正压百邪
- yī xiè bǎi lǐ一泻百里
-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yī quǎn fèi yǐng,bǎi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 yī băi一百
- yī băi yī一百一
- yī băi gè一百个
- yī băi wǔ一百五
- yī bǎi wǔ rì一百五日
- yī băi bā一百八
- yī băi bā shí dù一百八十度
- yī bǎi bā pán一百八盘
- yī băi liù一百六
- yī qiào tōng bǎi qiào tōng一窍通百窍通
- yī xiào bǎi mèi一笑百媚
- yī zhì bǎi lǜ一致百虑
-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一言抄百总
- yī yán chāo bǎi yǔ一言抄百语
- yī tōng băi tōng一通百通
- yī yǐn sān bǎi bēi一饮三百杯
- qī băi七百
- sān qiān liù bǎi diào三千六百钓
- sān băi三百
- sān bǎi wǔ piān三百五篇
- sān bǎi liù shí rì三百六十日
- sān bǎi liù shí jié三百六十节
- sān bǎi wèng jī三百瓮虀
- sān bǎi wèng jī三百瓮齏
- sān băi piān三百篇
- sān băi qián三百钱
- sān bǎi qīng tóng qián三百青铜钱
- xià jì下济
- bù liè diān bǎi kē quán shū不列颠百科全书
- bù cún bù jì不存不济
- bù jì不济
- bù jì shì不济事
- chǒu tài băi chū丑态百出
- zhuān shǔ jīng jì qū专属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