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
词语解释
割据
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例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资治通鉴》重镇如割据,权轻绝纪纲。——唐·杜甫《入衡州》
英set up independent regime by force of arms;
引证解释
分割占据。谓占据一方领土,成立政权。
引《汉书·叙传下》:“割据河山,保此怀民。”
唐•杜甫 《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宋•苏轼 《策略》:“乱臣割据,四分五裂,是伐之而已也。”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国语辞典
割据
分割占据一方土地,形成分裂的局面。相对于统一而言。
引《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唐·杜甫〈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网络解释
割据
割据,指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独立地区,对抗中央朝廷的局面。
分字解释
※ "割据"的意思解释、割据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割据造句
1.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
2.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3.随之,贵族的势力逐步壮大起来,封建割据的态势尤为严重。
4.在兴办洋务过程中形成的洋务集团,更是具有浓厚的封建割据性。
5.陛下,如今董卓虽除,但天下诸侯割据,无不以虎狼之心来窥视神器,陛下当务之急是重树汉家威严。
6.法国在中世纪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贵族势力特别浩大,封建割据的状态极为严重。
7.今董卓暴戾,天子蒙尘,关东群雄割据,皆不听朝堂号令,当今汉室,已名实不符矣。
8.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9.我们的任务是割据一方,成立一支强大的正义之师。
10.此外,还有许多小的封建割据势力。
11.封建皇朝结束了,却来了军阀割据,又遭日本侵略,还夹杂着苏维埃那一套进来,这就是民国的基本形势.
12.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各路军阀为了割据地盘而龙争虎斗。
13.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后,一方面整顿内政,一方面广泛收罗人才。
14.作为江东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孙权不得不慎重对待,没有张昭的帮助,哪有他孙权的以后呢?更不要说割据江东,称王称帝了。
15.御驾亲征,直逼越都,最后越皇签下城下之盟,割据五郡大地,武帝命名,安南州。
16.主公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7.人世间的事,狐究竟是似懂非懂,还是大彻大悟?有鹏鸟占据蓬山,天狐独占青丘,麒麟则居于火焰山和苍冰府(古称冰火二麒麟),苍龙游于四海,四大灵兽,割据一方。
18.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
19.唐朝的前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明星,但是唐王朝的季世,由于藩镇割据、昏君无道、宦官当权,弄至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20.诸侯坐大,皇权旁落;天下割据,群雄逐鹿!金戈铁马近在指顾之间,诗酒歌舞能得几时平安?与其皓首穷经甘为奴才,不如散发扁舟快活自在!归去,归去!
相关词语
- yī dāo yī gē一刀一割
- yī gē一割
- sān tāng liǎng gē三汤两割
- sān tāng wǔ gē三汤五割
- bù kě fēn gē不可分割
- bù zú wéi jù不足为据
- zhuān jù专据
- liǎng rèn xiāng gē,lì dùn nǎi zhī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 zhōng gē中割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中央革命根据地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dì yī cì fǎn“wéi jiǎo”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dì sān cì fǎn“wéi jiǎo”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dì èr cì fǎn“wéi jiǎo”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dì wǔ cì fǎn“wéi jiǎo”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 zhōng jù中据
- yì jù义据
- jǐng gāng shān gé mìng gēn jù d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jiāo gē交割
- rén jù人据
- yǐ yì gē ēn以义割恩
- rèn rén zǎi gē任人宰割
- dàn gē但割
- yú gē余割
- yī jù依据
- qīn gē侵割
- qīn jù侵据
- bǎo jù保据
- xìn jù信据
- jiè jù借据
- piān jù偏据
- jiàn jù僭据
- gōng jù公据
- diǎn jù典据
- xiě jù写据
- zhǔn jù准据
- píng jī jù zhàng凭几据杖
- píng jù凭据
- záo záo kě jù凿凿可据
- záo záo yǒu jù凿凿有据
- fēn gē分割
- fēn gē bāo wéi分割包围
- qiē gē切割
- yì gē刈割
- huà zhōu gē jīu划粥割齑
- shān gē删割
- pàn gē判割
- pàn jù判据
- bié gē别割
- kuī gē刲割
- kū gē刳割
- zhì gē制割
- kè gē刻割
- guǎ gē剐割
- pōu gē剖割
- gē rǔ lú mù割乳庐墓
- gē hēng割亨
- gē fù割付
- gē jiǎn割减
- gē zhì割制
- gē guì割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