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圆履方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i yuán lǚ fāng
基本解释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暂未找到成语戴圆履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戴圆履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干一方 |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第二卷:“逆瑾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谒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 |
一方之任 | 《汉书·终军传》:“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
三千珠履 | 西汉·司马迁《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上方宝剑 |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乃至坐着小轿车来‘御驾亲征’、拿着‘上方宝剑’(某大人物开的条子)来当场‘宣谕’。”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不共戴天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不劣方头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
不同戴天 | 《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
不成方圆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不衫不履 |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
与人方便 | 元·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第一折:“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常则是与人方便,会客周全。” |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八回:“施主莫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 |
东方不亮西方亮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
东方千骑 |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东方将白 | |
东方骑 | 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
临危履冰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
临深履冰 |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
临深履尾 | 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
临深履薄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举止大方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
举首戴目 |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
义方之训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
乘车戴笠 | 晋 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
事宽则圆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
事宽即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