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事必躬亲事必躬亲的意思
shìgōngqīn

事必躬亲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例子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事必躬亲,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注音ㄕˋ ㄅ一ˋ ㄍㄨㄥ ㄑ一ㄣ

繁体事必躳親

正音“亲”,不能读作“qìng”。

感情事必躬亲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躬”,不能写作“公”。

辨析见“身体力行”。

谜语奉孝莫辞劳

近义词一本正经身体力行

反义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英语attend to everything personally

俄语всё дéлать самому

日语なにごとも必ず自分で処理す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事必躬亲的意思解释、事必躬亲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亲上作亲亲戚间再结姻亲。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任人唯亲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男女授受不亲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必由之路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惹事生非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亲上成亲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敷衍了事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骨肉之亲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显亲扬名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举目无亲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哀兵必胜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势在必行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末大必折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大事去矣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事以密成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