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ăi

百戏


拼音băi xì
注音ㄅㄞˇ ㄒㄧˋ

繁体百戲


词语解释

百戏bǎi xì

  1. 古代杂技的总称。

    acrobatics;

翻译

  • 德语 Artistik (im Altertum)​ (S)​

引证解释

  1. 古代乐舞杂技的总称。

    《后汉书·安帝纪》:“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
    唐•刘晏 《咏王大娘戴竿》:“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楼下施呈百戏,供奉御览。”
    姚雪垠 《燕辽纪事》:“午饭以后,你们仍来 大政殿 前,陪 洪承畴 观看百戏。”

国语辞典

百戏bǎi xì

  1. 古代对各种戏、乐的概称。百戏一词,首见于汉代,而南北朝以后,则义同于散乐。参见「散乐」条。

  2. 泛指各种杂技的表演。

    唐·刘晏〈咏王大娘戴竿〉诗:「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干妙入神。」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一日,赵琮又到长安赴试去了,家里撞著迎春日子,军中高会,百戏试呈。」

网络解释

百戏

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汉族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

分字解释


※ "百戏"的意思解释、百戏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百戏造句


  • 1.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2.据了解,目前在兵马俑出土的陶俑中,没有发现女性兵马俑,目前在整个秦陵的考古中,包括百戏俑坑等陪葬坑中,也都没有发现女性陶俑。

    3.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4.清代时期,元宵节在原有的活动——夜间燃彩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

    5.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

    6.杨慎在晋宁还观看了春社的歌舞,参与了节日的游乐活动,“九枝灯下开华宴,百戏棚中夺彩筹”。

    7.秦兵马俑种类很多,但就人形兵马俑中,就有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百戏俑及高级军吏俑。

    8.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9.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0.一首笙歌春似海,万家灯火夜如年,雪月梅柳开新春,花鼓龙灯闹元宵,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盛世,锦绣三春。祝元宵快乐!

    11.弋阳腔可不就是江西的嘛,百戏之祖的昆曲也曾取其部分音腔,明白了。

    12.隋唐时百戏繁荣,当时表演都设于寺庙之内,各寺院中的“戏场”及后世的“庙台”,都成为演出百戏的剧场。

    13.“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

    14.“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15.这种小水袖的长度宽度在许多汉画像百戏的场景中可以看得到,另外在许多汉唐时期的舞俑泥塑的服饰上我们也可以看到。

    16.这日,伴宿之夕,里面两班小戏并耍百戏的与亲朋、堂客伴宿,尤氏犹卧于内寝,一应张罗款待,独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

    17.“曼衍鱼龙百戏场,分棚啸侣各行觞;春人来去纷如织,萧鼓千村赛药王。

    18.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

    19.杂耍部分,爬杆、攀索、倒悬、滚刀,百戏并作,那股喜庆热闹的劲儿,很有点老北京天桥旧事的味道。

    20.百戏是汉墓及祠堂画象中最常见的场面,象徵墓主死后仍能享受当时人们最欢迎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