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李氏山房藏书记

李氏山房藏书记

[宋代]: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李氏山房藏书记”译文及注释

译文

象牙、犀角、珍珠、美玉这些奇异珍贵的物品,虽然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却不实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虽然具有实用价值,用过之后就会破损,取来就会用完。既能愉悦人的耳目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有贤能的人和无贤能的人都可以依凭各自的资质而各有所得;道德高尚的人和聪明睿智的人都能凭借各自的天分而各有发现;资质天分不同但是只要求取就不会没有收获的,大概只有书籍了吧。

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就一定都是从读书开始。在那个时代,只有东周王室的柱下史老聃拥有很多的书。韩宣子出访鲁国,才见到《周易》《象魏》和《鲁春秋》。季札出访地处中原的鲁国,这才得以欣赏到风、雅、颂的演奏。而楚国仅有左史倚相,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三皇五帝时的艰涩难懂的古书。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读到儒家六部经典之作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非常艰苦的。然而他们都熟习礼制和音乐,在道德上具有深厚的修养,这些都不是后代的读书人所能企及的。

自从秦汉以来,著书的人越来越多,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天趋于简便,因而书籍也随之日趋丰富,读书的人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却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还赶得上见到那些老一辈的儒学先生,据说他们小时候,想要找《史记》《汉书》也找不到;有幸借到了,都要亲自动手抄写,日夜背诵,唯恐抄不完、背不熟就要归还了。近年来书商间相互辗转翻刻刊印书籍,诸子百家的书,每天都有千万流传于世。对于读书人来说,当今的书是如此多又如此容易得到,照理说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士子,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谈空洞无物;漫无根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了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已有,体现于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因而闻名于当世。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样子,并没有丝毫的损毁。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所以不把书藏在家里,而是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苦心。

我已经是年老多病的人了,对于社会没有很大的用处了,只希望能有几年的闲暇,遍读李君藏书中我还没有见过的书。而庐山本来就是我希望游览而一直没能去成的地方,大概我将终老于此了。我把公择的藏书全都翻出来,拾取他剩余弃置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也许会有所收益吧!而公择要我写篇文章作为他的庐山藏书记,于是才写下了上面的一席话,让后来的人得知以前的君子见到书的困难,而当今的读书人有书却不读,是非常可惜的。

注释

李氏:指李常,字公择,南昌建昌人,曾做过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是黄庭坚的舅父。

象:象牙。犀:犀牛角。珠:珍珠。玉:美玉。

怪珍:奇异珍贵。

金石:金属和石料。

五谷:上古时五种谷物的统称,具体说法不同:有的以黍、稷、麦、豆、麻为五谷,有的则以稻、稷、麦、豆、麻为五谷,后世成为谷物的泛称。

六材:古代制作弓所用的六种材料,即干、角、筋、胶、丝、漆。

弊:通“敝”,破旧,损坏。竭:尽。

贤不肖:即贤与不贤,意即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

才:才能。

仁:即仁者,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智:即智者,指有聪明才智的人。分:天分,资质。

“自孔子”二句:意即自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都一定是从读书开始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当时的书是用熟牛皮编(即韦编)的竹简,孔子却因用功勤苦而致书被多次读破(即三绝,三是约数)。

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常侍立殿廊柱下,因而得名。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谥号为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有《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

韩宣子:名起,春秋时晋国大夫。适:到,去。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晋平公派韩宣子访问鲁国,“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矣。’”《易》:即《周易》。《象》: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引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说,当指《象魏》,象魏本是宫门外悬挂法令使百姓知晓之处,后转而指代法令,此《象》即指代鲁国历代政令。一说《易》《象》指《周易》的《象辞》。《鲁春秋》:《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鲁春秋》即是鲁国的历史书,经孔子修订后成为现在专指的《春秋》。

季札(zhá):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出访鲁国,鲁国乐工为之歌《周南》《召南》《风》《雅》《颂》,他一一加以评论。聘:出访,指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上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

《诗》之风、雅、颂:即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左史倚相:左史,史官名。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倚相,人名,春秋时楚国的左史。他学识渊博,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曾对大臣子革赞扬倚相说:“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传为三皇、五帝时的古书,字句艰涩难懂,久已失传。

六经: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经》、《尚书》、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周易》、《春秋》以及早已失传的《乐经》,也称“六艺”。盖:副词,表示推测,意即大概、也许。

作者:写书的人。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秦汉以来书写材料由甲骨、竹简转变为丝帛和纸,日趋便利,而文字也由繁难的籀文、大篆简化为小篆、隶书,再简化为楷体。这方便了书籍的流通。

学者:学习的人。益:更加。

苟简:马虎,草率。

老儒:老儒生,老学者。

市人:买卖人,此指书商。

幕刻:翻印。

倍蓰(xǐ):超过数倍。蓰,本意为五倍,此处泛指。

科举:从隋朝开始,历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分科考试取士而得名。游谈:空谈。游:虚浮不实。

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南依鄱阳湖。相传秦末匡氏七兄弟庐居此山,故亦名匡庐山。五老峰:庐山南面的一座高峰,如五位老人并坐,因而得名。

凡:总共。

涉其流,探其源:指广泛涉猎、探讨了图书、知识的源流演变。采剥:即采摘,采撷。剥,通“扑”,意即敲打,采摘,《诗经·豳风·七月》有“八月剥枣”。华实:即花和果实。华,通“花”,此作精华解。

膏味:甘美的滋味。行事:做事,意即为人处世。

“李氏山房藏书记”鉴赏

赏析

这是一篇别致的“劝学篇”。记述了李氏力学苦读的成就和家中藏书的情况,赞扬了李氏藏书以遗来者的仁者之心。同时它从历史角度考查了书籍的发展及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批评了当时科举士子“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浮浪风气,强调了认真读书的必要性。全文结构清晰、叙议结合,是一篇关于古代藏书的难得佳作,也是读者了解宋代藏书状况的参考史料。

文章一开始就论述了书的宝贵,作者举了两类东西作陪衬,如“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使人见了喜欢、听了悦耳的好处,但并没有普遍使用的价值;金石草木丝麻等物品,有普遍的使用价值,但又有使用损耗和来源短缺的弊病。在这两个陪衬下,作者才引出书籍的宝贵——有上面两类东西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不论什么人都能从中得到一些益处。运用这种对比方法,既生动又通俗,书的宝贵价值一下就显示出来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是说书宝贵和读书的好处,但含义庸俗,引人入邪。该文的对比方法,内涵健康,人人明白,富有新意。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意思是说从孔子起,人们就很重视读书。那时书很少,只有周朝王室的书很多,求书很难。作者从不同角度举了例子,一是楚国很大,可是只有左史官倚相能读懂上古时代的书籍;二是达官贵族如韩宣子、季札,也是到了鲁国才见到《易象》和《诗经》这类书;三是当时一般读书人,能见到六经的也很少。这些都说明孔子时代求书很难,学习条件很差,但是那时候的读书人却学习得很好,“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作者采用博证法,有意增强可信程度,并非繁文缛节,另一个作用可以反衬古代读书人的刻苦认真。“非后世君子所及”,既总结上文,又引出下文后世读书人存在的问题。

第二段作者采用详略结合的方法,先概述自秦汉以来,书逐渐多了,得到书籍已经很容易了,但学者却“益以苟简”,学习态度越来越不那么认真了。这是从历史的角度作简要的叙述,再从亲身见闻方面加以证明。苏轼先从自己听见过老儒先生讲起,“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是指求书难;“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是叙述学习刻苦。

再写所见,眼见现在书越来越多,求书极其容易,可是“后生科举之士”却“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历史角度从简,所见所闻从详,重点是落在批评后生科举之士不爱读书的坏习气上。文章前面用“何哉”,后面又用“此又何也”,两相呼应,都是责问不重视读书是什么缘故,表示两重叹息。一问再问,问而不答,留给读者去想,寓劝于问,意味深长。

涓涓流水归大海,作者前面写的铺垫,目的还是在于写李君山房藏书的意义。“余友公择”是交待人物,说明李氏与作者自己的关系。“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交待读书和藏书的时间和地点,这是写记的基本要素。“山中之人思之”,是写李君的为人深受山人尊敬。“藏书凡九千余卷”,是说明藏书的数量。“公择既已涉其流”至“以闻于当世矣”这段反映李君读书认真、受益颇深,品行受人尊敬。“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之僧舍”说明李君藏书的与众不同,目的为了“将以遗来者”,它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段,有意加以提及。“此仁者之心也”,到此,文章着重颂扬了李君藏书的善举和无私的品质。最后,作者表示要抓紧时间好好阅读李君藏书,以资自补的愿望。同时趁写记的机会,规劝来者和今之学者要爱惜书的宝贵,改变有书不读的毛病。既与前面论述相呼应,又完成了作记劝学的目的。

全文主要采用了议论与叙述相结合的写法,先议后叙,把书的宝贵、求书之难、学者日趋不重视读书的道理和现象写透,再写李君藏书的意义。文章内容层层铺垫、前后呼应,在议论中运用了对比、陪衬、博证等手法,有力地加强了生动性和说服力。作者在语言方面很少用排偶句,大多是参差不齐的散行句,显得十分自然。▲

创作背景

《李氏山房藏书记》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担任知州。李常是黄庭坚的舅父,与苏轼交往甚密,他年轻时曾在庐山读书,并把他的书全部藏在庐山寺庙里,以供后生学习,这种有益于社会的无私品质使苏轼很受感动。应李常之约,苏轼写下了这篇文章。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56篇)

猜你喜欢

李氏山房藏书记

宋代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一作:读破万卷书)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咏史八首·其一

魏晋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读书

唐代柳宗元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又答王庠书

宋代苏轼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围炉夜话·学贵有疑人贵有德

清代王永彬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王冕好学

明代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