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

外戚


拼音wài qī
注音ㄨㄞˋ ㄑㄧ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外戚wài qī

  1. 指帝王的母亲和后妃的亲族。

    relatives of a king or an emperor on the side of his mother or wife;

引证解释

  1. 指帝王的母族、妻族。

    《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唐•刘知几 《史通·题目》:“如 马迁 撰皇后传而以外戚命章,按外戚凭皇后以得名,犹宗室因天子而显称也。”
    清•恽敬 《后谿先生家传》:“十六年, 世宗 即位,与 张璁 同赐进士出身,知 安陆州。时议起 兴献王 陵为 显陵,达官、外戚、内侍以事至无时。”

国语辞典

外戚wài qī

  1. 帝王的母党和妻党。

    《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文选·羊祜·让开府表》:「今臣身托外戚,事遭运会。」

网络解释

外戚

外戚,是一个汉语词,拼音为wài qī,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分字解释


※ "外戚"的意思解释、外戚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外戚造句


  • 1.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及居位辅政,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岂所谓“色取仁而行违”(造 句 网)。

    2.骋驽骀于修路,慕骐骥而增驱,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

    3.后来,庆纯在辅佐汉安帝削平外戚邓氏的势力中,襄赞谋划,又得群臣协力,一举成功,功勋卓越,深得群臣钦佩。

    4.如汉桓帝时的外戚梁冀把持朝政十多年,“大起第舍”、“广开园囿”,并掠取良家女子几千人以供淫乐。

    5.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6.横行京师,外戚把持国朝,不都是皇帝昏聩无能的缘故吗?旬月前,周异曾风闻河水(黄河)在金城郡一带可能溃出的消息。

    7.后来元愉外放担任相州刺史,愤而于邺城起兵称帝,讨伐宣武帝和外戚高肇,结果兵败自杀;杨氏当时正怀着身孕,以“戮至刳胎,谓之虐刑,桀纣之主,乃行斯事”。

    8.尔后三百年间,大权旁落,外戚干政,武家势起。

    9.诛杀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等人,凡韦氏、武氏的外戚都加以诛灭。

    10.阉宦当政,外戚专权,苛捐杂税,更兼当今圣上不思理政,却偏好行商,放任下面官吏为非作歹,不听忠臣之言,却信奸妄之语。

    11.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

    12.外戚杨骏权倾中外时,想把女儿嫁给他。

    13.穿越后的何涛成为了另一时空的大凉岐王,然而昔日强盛的帝国已经江河日下!民乱日炽,外戚弄权,大厦将倾,看来做个太平王爷是不可能的了。

    14.但是,幼君一旦长大,就憎恶外戚专横,想压制或者排除他们。

    15.若使泰始之朝,身非外戚,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16.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

    17.有以中常侍张让为首的阉宦一党,以袁槐、杨彪四世三公为首的朝臣世家一党,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一党,还有王允、蔡邑、郑玄、皇甫嵩等清流人士为首的北军、清流派。

    18.正月望夜,惟明与坚宴集,林甫奏坚外戚与边将私,且谋立太子。

    19.渠家戚族无多,翁死遂无人主持,仅有外戚某氏,远隔城乡,闻讣奔至。

    20.这内亲外戚的凑在了一块儿,好家伙一大圆桌都不够坐的,只好让每家的孩子另外坐了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