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zhǔ

先主


拼音xiān zhǔ
注音ㄒㄧㄢ ㄓㄨˇ


词语解释

先主xiān zhǔ

  1.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2. 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3. 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

引证解释

  1.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国语·晋语九》:“昔先主 文子 少衅於难。”
    韦昭 注:“文子,简子 之祖 赵武。”
    《资治通鉴·威烈王二十三年》:“其 晋阳 乎,先主之所属也。”
    胡三省 注:“古者诸侯之大夫,其家之臣子皆称之曰主,死则曰先主,考《左传》可见已。”

  2. 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简子,赵孟 父。

    《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 曰:‘ 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杜预 注:“先主, 简子。”

  3. 开国君主。亦以称 三国 蜀 刘备。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益州 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 新野。”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 姓 刘,讳 备,字 玄德。”

国语辞典

先主xiān zhǔ

  1. 祖先的牌位。

    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

  2.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

    《国语·晋语九》:「昔先主文子少衅于难,从姬氏于公宫,有 孝德以出在公族。」

  3. 开国国君。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
    唐·杜甫〈古柏行〉:「忆昨路遶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网络解释

先主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分字解释


※ "先主"的意思解释、先主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先主造句


  • 1.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於时困逼,弃後及後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

    2.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3.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

    4.“心在朝廷原勿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5.新版《三国》中的刘备(于和伟饰)(20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6.云战每指一剑,便会说出这把剑原先主人的丰功伟绩,可谓个个都是人中之杰、当世无双。

    7.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分襄阳南阳。

    8.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他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9.而真正在军中真正起军师作用的是法正,诸葛亮挂着军师长的名做过后勤处长的工作,所以史书上就讲了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兵足食。

    10.且说刘先主奔回白帝城,还想收合余烬,再行讨吴。

    11.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

    12.先主命舛,不幸罹难,揆情度理,哀恸之至。

    13.倒是清人顾嘉蘅的一副对联出了大名;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14.老弟必是怪我不力谏,你可知当年武侯阻先主伐吴,被留蜀中之故事。

    15.在下不过一个鲁莽蠢汉,此来受徐前辈托嘱,奉迎先主遗体。

    16.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17.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18.先主即命兴拜苞为兄,二人就帐前折箭为誓,永相救护。

    19.清代南阳知府、湖北人顾嘉蘅当年为调停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写下了“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20.在于他接受了刘备当年三顾草庐的殷勤,替刘备描下天下大计的蓝本;在于他协助先主立业开基,辅佐后主守成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