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ăiyóu

奶油


拼音năi yóu
注音ㄋㄞˇ ㄧㄡ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奶油nǎi yóu

  1. 牛乳的淡黄色部分,含有18%到大约40%的白脱脂肪,在静置时上浮到表面或用离心法分离出来。

    cream;

翻译

  • 英语 cream, butter
  • 德语 Sahne, Rahm (S)​
  • 法语 crème (produit laitier)​, efféminé

引证解释

  1. 从牛奶中提取的半固体食用脂肪。

    清曾祺 《晚饭后的故事》:“他的感情是平稳的、柔软的、滑润的,像一块奶油。”

国语辞典

奶油nǎi yóu

  1. 一种从牛奶提炼出来的脂肪性食品。黄色或白色,特具香味。通常用来涂面包,作饼干、蛋糕等。

网络解释

奶油

奶油(Cream)或称淇淋、激凌、克林姆,是从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黄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体食品。它是由未均质化之前的生牛乳顶层的牛奶脂肪含量较高的一层制得的乳制品。

因为生牛乳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密度较低的脂肪便会浮升到顶层。在工业化制作程序中,这一步骤通常通被分离器离心机完成。在许多国家,奶油都是根据其脂肪含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等级。

饲养于天然牧场的奶牛所食用的牧草通常含有一些类胡萝卜素类色素,这使得产自它们的奶油由一些淡淡的黄色,味道和质感都比较浓,而用途主要是作为蛋糕的装饰、或成为面包的馅料(见奶油包)。另有一种主要饲喂谷物的圈养奶牛所产的奶油通常是白色的,味道较淡而且质地较松软,通常用来加在饮品中,亦有用作蛋糕的装饰。在香港,奶油通常用来称呼前一种,而后者习惯称作忌廉(Cream),虽然两者在英文中都是Cream。奶油也是制造冰激凌的主要原料。

分字解释


※ "奶油"的意思解释、奶油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奶油造句


  • 1.将挖出的地瓜肉用筛网压磨成绵密泥状后,加入材料A的细砂糖、奶油、蛋黄,用小火搅拌炼制均匀,在加入鲜奶油拌匀。

    2.用小锅加入剩下的提纯奶油,加热后加入孜然籽和黑芥末子,当它们开始有爆裂噼啪声时一起倒入豆羹之中搅匀。

    3.不要以黄油或酸奶油的形式将饱和脂肪添入烤土豆,一小勺健康的纯酸奶可以用来湿润它们。

    4.这意味着,举例来说,面包没有黄油,百吉饼不加奶油芝士,沙拉酱不加油。

    5.各种商业鲜奶油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口味从奶油、黄油、到奶酪;颜色从纯白到金黄,有些稳定到足以煮沸;另一些则开始就是油滑。

    6.劝劝那些中国点心迷一句,还是来美国吃吧,明话儿直说,你一旦吃上美国点心,就会发现国内点心差不多都是坏的,酸奶油、奶、黄油、果仁、酒、油、面粉啥的都不对。石康 

    7.这种温和、奶油味的特征因它起源的不同而有差异,制造它的牛奶的主要味道更加丰富了黄油的味道特征。

    8.把黄油和白糖搅成奶油状,把蛋打进去,一次一个。

    9.此时正好拍的是古装,看着付羽安一身剪裁得体的袍褂,书生味十足,一看就带有奶油小生的味道,更显得他的文,他的静.

    10.火候调低,倒入奶油,加盐和白胡椒粉调味。

    11.加入奶油,热汤但是不要煮开,用盐,白胡椒和肉豆蔻末调味。

    12.搞毛搞啊,现在我这种硬汉型真是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回头率惨到飞起,这种奶油小生有什么好看的。

    13.牛角面包应该是奶油味浓郁,有一种天然奶制品的甜味。

    14.品尝时,你可以先舔咸泡沫挑逗起您的感官,然后再去品尝咖啡中的甜味及奶油味。

    15.驰名世界的意大利美食包括北部的奶油菜式和南部的辛辣菜式。

    16.李先生还说,关于冰食,中国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到唐代又有了“人造冰”;至于食用牛奶、奶油,则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就非常流行。

    17.奶油气味十足,尝起来又又酥又香的奶油酥饼,上头在放上绵密带有南瓜味的鲜奶油,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下午茶点心,绝对能掳获女孩们的心。

    18.我们的奶油,红辣椒,盐味是赢家。

    19.诗经中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李宫俊说:“知我者送我奶油,不知我者叫我肉球。”。李宫俊 

    20.请在适度冰镇后饮用。可以闲时小酌,或作为开胃酒,亦可搭配奶油味的意大利面,烤鸡或烧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