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肃然起敬肃然起敬的意思
ránjìng

肃然起敬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例子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基础信息

拼音sù rán qǐ jìng

注音ㄙㄨˋ ㄖㄢˊ ㄑ一ˇ ㄐ一ㄥˋ

繁体肅然起敬

正音“然”,不能读作“yán”。

感情肃然起敬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敬”,不能写作“静”。

谜语鲁子

近义词奉若神明肃然生敬

反义词漠然置之恨之入骨

英语arouse admiration

俄语глубочáйшее уважение

日语粛然として襟(えり)を正(ただ)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肃然起敬的意思解释、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梁孟相敬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浑然一体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翩翩起舞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起兵动众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喟然长叹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一哄而起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意兴索然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超然物外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超然绝俗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奋起直追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荡然无余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黯然神伤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异军突起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跃然纸上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毛骨悚然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敬谢不敏谢:推辞;敏:聪明。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表示推辞的客气话。
腾空而起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