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博通经籍博通经籍的意思
tōngjīng

博通经籍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基础信息

拼音bó tōng jīng jí

注音ㄅㄛˊ ㄊㄨㄥ ㄐ一ㄥ ㄐ一ˊ

繁体博通經籍

感情博通经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学识。

近义词博古通今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的意思解释、博通经籍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饱经沧桑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怪诞不经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一本正经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天经地义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经史子集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经帮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经文纬武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离经辨志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满腹经纶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暮史朝经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旁征博引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经纬天下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通都大邑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救经引足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经纬天地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漫不经心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互通有无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经史百子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通今达古同“通今博古”。
    地大物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