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院
词语解释
资政院
清末所设的中央咨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咨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引证解释
清•末所设的中央谘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谘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 袁世凯 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引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
网络解释
资政院
资政院是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终止于1912年初。由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院址在北京西城区象来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国会街,1949年后又改为象来街。资政院的建制在各省地方叫谘议局,谘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是,它的权力受到本省督抚的严格限制。
最近近义词查询:牢靠的近义词(láo kào)不相上下的近义词(bù xiāng shàng xià)仅仅的近义词(jǐn jǐn)正品的近义词(zhèng pǐn)破镜重圆的近义词(pò jìng chóng yuán)得鱼忘筌的近义词(dé yú wàng quán)端庄的近义词(duān zhuāng)浪费的近义词(làng fèi)哪个的近义词(nă gè)指定的近义词(zhǐ dìng)属于的近义词(shǔ yú)微恙的近义词(wēi yàng)包办的近义词(bāo bàn)从谏如流的近义词(cóng jiàn rú liú)坟墓的近义词(fén mù)形而上学的近义词(xíng ér shàng xué)鼎立的近义词(dǐng lì)嘉奖的近义词(jiā jiăng)喜报的近义词(xǐ bào)造纸的近义词(zào zhǐ)赤心的近义词(chì xīn)投止的近义词(tóu zhǐ)平顺的近义词(píng shùn)守口如瓶的近义词(shǒu kǒu rú píng)合影的近义词(hé yǐng)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