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头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āng tóu yī bàng当头一棒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gǒu xuè lín tóu狗血淋头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píng tóu lùn jiǎo评头论脚见“评头品足”。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kē tóu jī jù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唐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juè tóu juè nǎo倔头倔脑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dū tóu yì xìng都头异姓最高贵的称呼。《新唐书·刘悟传》:“兄岌(郭岌),事悟为牙将,常乐滏山秀峻曰:‘我死必将葬此,望气者言其地当三世为都头异姓,河北谓都头异姓,至贵称也。’”
dà tóu xiǎo wěi大头小尾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kē tóu rú dǎo磕头如捣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huī tóu cǎo miàn灰头草面佛教语,指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机应现各种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秽或讨了没趣懊丧的样子。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见。”
jiāo tóu hù ěr交头互耳犹交头接耳。
pāo tóu lù miàn抛头露面抛:暴露。原指妇女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现泛指人公开露面。明 阮大铖《燕子笺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乱离间,顾不得抛头露面。”
shēn tóu tàn nǎo伸头探脑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tóu hūn nǎo mèn头昏脑闷犹言头昏脑胀。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困腾腾头昏脑闷。”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zhēn tóu xiàn wěi针头线尾缝纫用的针线等物。夏萍《曾宪梓传》第一部分:“要生存,必须努力开垦,举凡‘家头窑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田头地尾’的各种劳作,客家妇女无不参与,而且与客家男人一起辖内制川、同甘共苦。”
wō jiǎo yíng tóu蜗角蝇头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庄子 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qiān tóu wàn xù千头万序见“千头万绪”。《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火宅驱牵常煎炒,千头万序何时了。”
sān tóu èr miàn三头二面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一心挂两头一颗心对两方面都惦念。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bù zhī tóu nǎo不知头脑弄不清楚是怎幺回事。犹不知所措。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李参军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
áo tóu dú zhàn鳌头独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chuí tóu sàng qì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fó tóu zhuó fèn佛头著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guǐ tóu huá nǎo鬼头滑脑见“鬼头鬼脑”。马云鹏《雁塞游击队》第十七章:“冯福合是做小买卖的,有些鬼头滑脑,对他的话不能全信。”
diào tóu bù gù掉头不顾掉:摆动;顾:回头看,瞻望。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宋·刘过《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成!”
xīn tóu cì,yǎn zhōng dīng心头刺,眼中疔疔:疔疮。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gòu miàn péng tóu垢面蓬头面目肮脏,头发零乱。明 孙仁孺《东郭记 蚤起》:“如云鬓发粗粗卷展,蛾眉低偃,也只索垢面蓬头,净洗朱铅。”
dà huò lín tóu大祸临头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dé shèng tóu huí德胜头回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méi tóu yǎn nǎo眉头眼脑指眉眼间的神色。宋·周紫芝《感皇恩》词:“思量也胜,看个眉头眼脑。”
diǎn tóu zā zuǐ点头咂嘴表示同意、赞赏。《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biǎn dān tuō,liǎng tóu xū扁担脱,两头虚脱:脱落。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liǎng tóu bái miàn两头白面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bái tóu xiāng bìng白头相并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明 冯梦龙《挂枝儿 木梳》:“木梳儿,我爱你齿牙干净……向妆台设个誓:愿得白头相并!”
tóu tòng nǎo rè头痛脑热见“头疼脑热”。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qiā tóu qù wěi掐头去尾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yáo tóu tàn xī摇头叹息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他们睁着眼睛不看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只管继续摇头叹息:‘社会主义已经不成体统了’。”
cáng tóu hù wěi藏头护尾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汉·蔡邕《九势》:“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dài tóu shí liǎn戴头识脸比喻有面子有身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chū rén tóu dì出人头地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pèng tóu不是冤家不碰头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康濯《春种秋收》:“还是开春后第一回上坡里做活,就说巧不巧地闹了个‘不是冤家不碰头’啊!”
méi tóu yǎn hòu眉头眼后指眉眼间的神色。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是日那里还有心想看春会?只个个撺哄赵娘子,看他眉头眼后罢了。”
lù miàn pāo tóu露面抛头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宋·陆游《书斋壁》诗:“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自注:“俗谓困折多者谓菱角磨作鸡头。”
shēn tóu suō jǐng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头重脚轻根底浅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yáo tóu bǎi nǎo摇头稾脑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lù wěi cáng tóu露尾藏头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元 张可久《点绛唇 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chǐ huō tóu tóng齿豁头童齿缺发秃。指老态。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tóng tóu tiě é铜头铁额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海内十洲记 聚窟洲》:“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áng tóu tiān wài昂头天外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mái tóu gù yǐng埋头顾影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明·李贽《答邓明府》:“非与世之局琐取容,埋头顾影。”
péng tóu xiǎn zú蓬头跣足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
sǐ bù huí tóu死不回头指到死也不反悔,形容意志坚决。曲波《林海雪原》:“谁知你是死不回头,狡猾诡诈来利用我们的宽大政策!”
huī tóu tǔ miàn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chōng hūn tóu nǎo冲昏头脑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dé shèng tóu huí得胜头回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宋·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liǎng tóu hé fān两头和番谓两面拨弄、搅和。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单管两头和番,曲心矫肚,人面兽心。”
cóng tóu zuò qǐ从头做起从:自。从开始做起。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现在得从头做起,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得创作。”
dōu tóu gài liǎn兜头盖脸正对着头和脸。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还拿起擀面杖,兜头盖脸一顿打。”
zéi tóu zéi nǎo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léng tóu kē nǎo楞头磕脑见“楞头楞脑”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
cū fú luàn tóu粗服乱头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wú tóu gào shì无头告示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贴出好些无头告示,声言要同‘赛少林’厮拼。”
hǔ tóu shǔ wěi虎头鼠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yóu tóu huá nǎo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shì nǚ bān tóu仕女班头仕女:美女;班头:第一。指第一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
cáng tóu lù wěi藏头露尾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gǒu tóu jūn shī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yáo tóu huǎng nǎo摇头幌脑见“摇头稾脑”。鲁迅《<准风月谈>前记》:“《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幌脑的高兴了一大阵。”
yūn tóu zhuàn xiàng晕头转向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bái tóu zhī tàn白头之叹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tóu shāo zì lǐng头稍自领见“头梢自领”。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索什么嘱咐叮咛。”
yàn hàn hǔ tóu燕颔虎头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轩轩云霞气色,凛凛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势嶙纈,燕颔虎头雄俊。”
sān tóu liǎng miàn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dǐng tóu shàng sī顶头上司本人或本单位的直接领导人或部门。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jiē tóu xiàng dǐ街头巷底见“街头巷尾”。刘大白《卖花女》诗:“杏花红了,梨花白了,街头巷底声声叫。”
ào tóu ào nǎo傲头傲脑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现今这小厮傲头傲脑,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bǐ tóu shēng huā笔头生花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méi tóu bù shēn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bù liè fāng tóu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méi tóu méi liǎn没头没脸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那道士闻得此言,拦住门,一齐动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没头没脸,往里面乱打。”
tóu zú yì chǔ头足异处谓被斩。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泯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suō tóu suō jǐng缩头缩颈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méi tóu méi nǎo没头没脑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rèn yǐng wéi tóu认影为头佛教语。谓认虚作实。《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
gǎi huàn tóu miàn改换头面喻改变身份。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却说鲜于同自吟了这八句诗,其志愈锐。怎奈时运不利,看看五十齐头,‘苏秦还是旧苏秦’,不能勾改换头面。”
chuáng tóu zhuō dāo rén床头捉刀人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hé tóu shēng ěr禾头生耳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cáng tóu kàng nǎo藏头亢脑遮遮掩掩,不明不白。《朱子语类辑略》卷七:“乡里诸贤文字,以为皆不免有藏头亢脑底意思,有学者来问,便当直说与之。”
tóng tóu tiě bì铜头铁臂见“铜头铁额”。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tuàn tóu jù miàn团头聚面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合家俱到那园中石凳上坐下……团头聚面的说说笑笑,或是与儿子讲说些读过的书文,或是与女儿说些什么贤孝的古记。”
kǔ hǎi wú biān,huí tóu shì àn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dī tóu hā yāo低头哈腰指谦卑恭顺的样子。陆文夫《荣誉》:“‘请说吧,请说吧。’检验员低头哈腰的,‘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
mǎ jiǎo wū tóu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燕丹子》上卷:“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