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piàn yán zhé yù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wú kě yán zhuàng无可言状不可以用言语表达。
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xián yán xián yǔ闲言闲语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街坊上很有些闲言闲语。”
zào yán chǒu jù躁言丑句丑恶的言辞。躁,通“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mǐn yú shì,shèn yú yán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 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qián kǒu bù yán钳口不言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yán wú èr jià言无二价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piàn yán zhǐ zì片言只字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jiǎo yán wěi xíng矫言伪行指言论、行为虚伪不实。宋·秦观《论议下》:“矫言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冗,以幸上之爵禄。”
gān yán hǎo cí甘言好辞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
cáng zhū kōng yán讬诸空言见“讬之空言”。
yán fā huò suí言发祸随同“言出祸从”。唐·陆贽《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其如言发祸随,求之以情既无端,验之以迹又无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诗经·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jìng yán lìng sè静言令色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yào shí zhī yán药石之言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zhèng yán lì sè正言厉色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sì yán wú dàn肆言无惮惮:怕,畏惧。毫无顾忌地胡说。宋·周密《齐东野语》:“子仁盖女真之能文者,故敢肆言无惮如此。”
yán xíng xìn guǒ言行信果见“言必信,行必果”。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zhōng gòu zhī yán中冓之言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yī yán bàn yǔ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gěng yē nán yán哽噎难言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冰心《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到这里,已经哭得哽噎难言。”
yào yán miào dào要言妙道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知无不言,言无不听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yán zhī yǒu xù言之有序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周易 艮》:“言有序,悔亡。”
gān yán hòu bì甘言厚币甘:甜;币:礼物,金钱。甜蜜的言辞,厚重的礼品《梁书·侯景传》:“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
yī gài ér yán一概而言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用的木棍;一概: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
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已出,驷马难追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大丈夫做事,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yī yán bù fā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飞语见“流言蜚语”。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yī jiā zhī yán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sān fù sī yán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xīng yán sù jià星言夙驾言:语助词;夙驾:早起驾车出行。星夜驾车出行。《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yào yán bù fán要言不繁要:简要;繁:繁杂。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繁琐。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李大爷要言不繁……”
néng yán kuài shuō能言快说见“能言快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yán zhī bù yú言之不渝渝:改变,违背。说出的话不改变,即说到做到。晋·陆机《遂志赋》:“任穷达以逝止,亦进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yán jiǎn yì míng言简意明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qiǎo yán lìng sè巧言令色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yán duō bì shī言多必失言:话;失:失误;错误。话说得多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鬼谷子 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gǎn nù bù gǎn yán敢怒不敢言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yán xíng yī zhì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tóng yán wú jì童言无忌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yán xíng xiāng guǐ言行相诡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xìn yán bù měi信言不美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gǔ yán dàn yì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yán wài zhī yì言外之意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yǐ kuài yán lùn以快言论以:目的连词;快:使痛快。使言论痛快。清·刘开《问说》:“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chū yán yǒu zhāng出言有章说话有条理。《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chěng yī jiān yán成一家言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yán xíng bù èr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xián yán xián yǔ涎言涎语厚着脸皮胡言乱语,撒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那贾琏撒娇撒痴,涎言涎语的,还只管乱说。”
kǒu wú zé yán口无择言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yǐ yán qǔ rén以言取人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piān tīng piān yán偏听偏言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bù kě yán xuān不可言宣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sān fū zhī yán三夫之言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xīn fù zhī yán心腹之言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玄德看了,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曰:‘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
hé hàn wú yán河汉吾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yán zhī bù yù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
rén yán jí jí人言籍籍指人们议论纷纷。《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jí yán lì qì疾言厉气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明 宋濂《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礼,寡言峻行,未尝有矜大之色,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
xiǎo xiǎo bù yán小小不言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zhèng sè gǎn yán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jiā yán yì xíng嘉言懿行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清 方苞《先母行略》:“几二十年,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夏虫不可言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yín yán wǎng xíng淫言诐行谓不正当的言行。宋·王安石《虔州学记》:“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
sān yán èr yǔ三言二语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
yán gāo yǔ dī言高语低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yán diān yǔ dǎo言颠语倒说话颠三倒四。《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luò huā wú yán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wàng yán wàng yǔ妄言妄语妄:虚妄,不真实。指胡言乱语。
dù kǒu wú yán杜口无言闭住嘴巴,不出一言。《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shì hé yán zhí事核言直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 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háo yán zhuàng yǔ豪言壮语豪:豪迈;壮:雄壮。指言语豪迈雄壮。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那么未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
gěng yè nán yán哽咽难言不能痛快的说出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lín bié zèng yán临别赠言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zì bù dài yán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bēi jiǔ yán huān杯酒言欢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yī yán xīng bāng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wú jī zhī yán无稽之言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yán tīng xíng cóng言听行从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é yán huǎng yǔ讹言谎语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mù dòng yán sì目动言肆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yán zhī yǒu jù言之有据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ěr shí zhī yán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chū yán chéng zhāng出言成章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hé hàn yú yán河汉予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倘革命党当时不河汉予言,则后天民国之进行,亦如先天组党之手续,凡归顺之官吏,新进之国民,必当于民国为正心诚意之宣誓。”
yán wén xíng yuǎn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宋 辛弃疾《一剪梅 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dù kǒu jué yán杜口绝言犹言杜口无言。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bù kě yán yù不可言喻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江城》:“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
jīn yù liáng yán金玉良言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wàng yán wàng tīng妄言妄听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