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眉含齿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i méi hán chǐ
基本解释见“戴发含齿”。
出处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暂未找到成语戴眉含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戴眉含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共戴天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不同戴天 | 《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
不足挂齿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
不足齿数 |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 |
不齿于人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
丢眉丢眼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晓得吴氏这些行径,也自丢眉丢眼来挑吴氏。” |
丢眉弄色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我才说道恕生面少拜识,他做多少丢眉弄色。” |
举案齐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举首戴目 |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
乘车戴笠 | 晋 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
予齿去角 | 《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
京兆画眉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
京兆眉妩 | 汉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甚美,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 |
令人切齿 | 《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
令人齿冷 | 明 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
以尽吾齿 | |
仰人眉睫 | 《北史 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
仰首伸眉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 |
伶牙俐齿 |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
伶牙利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
伸眉吐气 | 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对后有何指挥曲折,幸一见报。士人于被吕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
低眉下首 |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
低眉倒运 | 草明《婚事》:“你记住吧!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 |
低眉垂眼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
低眉折腰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低眉顺眼 |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
何足挂齿 | 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俐齿伶牙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