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垢索瘢的成语故事
拼音xǐ gòu suǒ bān
基本解释见“洗垢求瘢”。
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老子论性》:“若知其出于老氏,宋儒必洗垢索瘢,曲为讥评;但知其出于经,则护持交赞。此亦矮人之观场也。”
暂未找到成语洗垢索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洗垢索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索得男 | 《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
一索成男 | 宋·王迈《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诗:“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成男喜可知。” |
一贫如洗 |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
不假思索 |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不加思索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
乱首垢面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以水洗血 | 《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
以索续组 | 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弟子追书其事。岂由以索续组,不类将圣之能者乎?何其乖剌之甚也!” |
以血洗血 | 《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
伐毛洗髓 | 清 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
伸钩索铁 |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 |
作作索索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有鼠作作索索。” |
倒裳索领 | 《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
八索九丘 | 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
兴味索然 |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兴致索然 | 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冥思苦索 | 明 胡应麟《诗薮 外编二》:“谢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冥行盲索 |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利利索索 | 萧红《旷野的呼喊》:“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
刮垢磨光 | 唐 韩愈《劝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
刮垢磨痕 | 唐·孙樵《与高锡望书》:“贵文则丧质,近质则太秃,刮垢磨痕,卒不能到史。” |
刮肠洗胃 |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勒索敲诈 |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
匿瑕含垢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名缰利索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
吐哺辍洗 |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