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
共找到2个 "参议" 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词语解释
参议
参与谋议。
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证解释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班固传下》:“永元 初,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以 固 为中护军,与参议。”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 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 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官名。 金•军中、 元•明 中书省属官, 明•布政司、通政司, 清•各部,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蒙古 取 金潞州,元帅右监军 纳哈塔布拉图 参议官 王良臣 死之。”
国语辞典
参议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宋史·卷一二·仁宗本纪四》:「乙亥,诏武臣知州军,须与僚属参议公事,毋专决。」近咨议
职官名。元朝中书省、明朝布政使司和通政使司、清朝各部及民初高级军事机关都设参议。
今总统府、行政院、台湾省政府等都设参议,多为迁调资深人员或位置闲散人才而设,备咨询、顾问之用,有时亦襄助处理实务。
网络解释
参议
官名,最早在明初中书省出现,参议府有参议官,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后废。其后至北洋军阀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皆有不同含义。
最近近义词查询:参议的近义词(cān yì)增添的近义词(zēng tiān)羼杂的近义词(chàn zá)百步穿杨的近义词(băi bù chuān yáng)通红的近义词(tōng hóng)前来的近义词(qián lái)厚实的近义词(hòu shí)高深的近义词(gāo shēn)公正不阿的近义词(gōng zhèng bù ē)朔月的近义词(shuò yuè)后盾的近义词(hòu dùn)傍门的近义词(bàng mén)心直口快的近义词(xīn zhí kǒu kuài)优美的近义词(yōu měi)筹办的近义词(chóu bàn)运输的近义词(yùn shū)明媒正娶的近义词(míng méi zhèng qǔ)兴冲冲的近义词(xìng chōng chōng)正好的近义词(zhèng hăo)编録的近义词(biān lù)街头的近义词(jiē tóu)竣事的近义词(jùn shì)竭泽而渔的近义词(jié zé ér yú)观望的近义词(guān wàng)开心的近义词(kāi xīn)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