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行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qī shí èr háng七十二行 | 泛指各行各业。 |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
yán xíng xiāng fù言行相副 | 见“言行相符”。 |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
shuǐ dào yú xíng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
jì xūn xíng shǎng计勋行赏 | 同“计功行赏”。 | 《旧唐书·房玄龄传》:“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
qū xué bì xìng曲学诐行 |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 宋·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古之所谓曲学诐行者,不必淫邪放僻,显显狼狈,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
jì gōng xíng fēng计功行封 | 犹言计功行赏。 |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行封,事殷未遍。” |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三百六十行 |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 明 无名氏《白兔记 投军》:“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 |
hǎo xíng xiǎo huì好行小慧 | 爱耍小聪明。 |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
yè xíng zhòu fú夜行昼伏 | 伏:藏匿。夜间行走,白天隐藏。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
yú wěi yàn xíng鱼尾雁行 |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 |
shì zài bì xíng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
gǎi xíng qiān shàn改行迁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 《新唐书 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
nì tiān xíng shì逆天行事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
dú xíng qí dào独行其道 |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
nì tiān ér xíng逆天而行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zuò chóu xíng tàn坐愁行叹 | 坐着发愁,走着叹息。形容终日愁苦,郁郁寡欢。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 汉·刘向《说苑·臣术》:“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
tè lì dú xíng特立独行 |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
shān xíng hǎi xiǔ山行海宿 | 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 |
yán xíng xiāng bèi言行相悖 |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
kuī xīn duǎn xíng亏心短行 |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 《琵琶记·伯谐夫妻分别》:“我无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
gé háng rú gé shān隔行如隔山 |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风行水上 |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 《周易 涣》:“象曰:风行水上,涣。” |
yán bù gù xíng,xíng bù gù yán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 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
yú guàn yàn xíng鱼贯雁行 |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
shēn zhōng dǔ xíng深中笃行 | 谓内心廉正,行为淳厚。 | 东汉·班固《汉书·韩安国传》:“其人指深中笃行君子。” |
xíng zhēn bù xiàn行针步线 | 比喻设计划策。 |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试看我行针步线,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 |
gōng xíng shí jiàn躬行实践 | 亲身实行或体验。 | 明·张居正《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
xíng shī dòng zhòng行师动众 | 谓指挥大军作战。 |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
fēng xíng yǔ sàn风行雨散 | 同“风流云散”。 |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
shùn shuǐ xíng zhōu顺水行舟 | 同“顺水推船”。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
xíng liú sǎn xǐ行流散徙 | 徙:迁徙。像云行水流似的分散迁徙。指万物随自然规律而变化。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行流散徙,不主常声。” |
zhǔ tuō bù xíng属托不行 | 属:通“嘱”,托付。请托为其谋利,行不通。形容为官清正,大公无私。 |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
fēng xíng diàn chè风行电掣 | 见“风驰电掣”。 | 清·姜承烈《<书影>序》:“先生触目,洞中机要,剖决若神,风行电掣。” |
xíng xiǎn yáo xìng行崄侥幸 | 见“行险徼幸”。 |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厉行 | 见“砥节励行”。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
xíng cái mǎi miǎn行财买免 | 行:从事。花费钱财,买得免罪。指用金钱贿赂以逃避惩罚。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落得骗了些果子吃进肚里,且又得了行财买免的供招。” |
dú duàn dú xíng独断独行 |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 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
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 | 每句话,每个行动。 |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言必信,行必果 |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
huì lù bìng xíng贿赂并行 |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 | 《左传 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 |
yán bù jí xíng言不及行 | 谓言行不一。 | 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
dǐ xíng mó míng砥行磨名 | 磨砺德行与名节。 | 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
kàn fēng xíng chuán看风行船 | 看:观察。比喻做事随机应变。 | 清·孔尚任《桃花扇》:“俺看这位皇帝不像享福之器,况北兵过江,人人投顺,元帅也要看风行船才好。” |
lóng xíng hǔ biàn龙行虎变 |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
míng xíng máng suǒ冥行盲索 | 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jì shí xíng dào济时行道 | 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 | 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 |
lì dǔn xíng mián立盹行眠 | 立:站;盹:瞌睡。站着要打盹,行走要睡觉。形容非常疲倦。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我,我立盹行眠。” |
dú duàn zhuān xíng独断专行 |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gè xíng qí dào各行其道 |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 王朔《动物凶猛》:“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
yā bù é xíng鸭步鹅行 | 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我觑不得你(衤肖)宽也那褶下,肚叠胸高,鸭步鹅行。” |
zì xíng wú jì恣行无忌 | 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 |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
jì gōng xíng shǎng计功行赏 |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
yī mù wǔ xíng一目五行 | 犹一目十行。 | 《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三句不离本行 |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
què xíng qiú qián却行求前 |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 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
fáng xīn shè xíng防心摄行 | 谓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有尺水行尺船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
xíng cáng yòng shě行藏用舍 | 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xíng jiān zì lǐ行间字里 | 谓文章的字句中间。 |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
xíng bù yóu jìng行不由径 |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
dēng gāo bì zì bēi,xíng yuǎn bì zì ěr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guǐ jué wú xíng诡谲无行 | 诡谲:欺诈;无行:缺德。指欺诈成性,品行不端。 | 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而宋诡谲无行,且懒惰,不肯竟其学。” |
yǔ xíng shùn qū禹行舜趋 |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励行 | 砥砺操守和品行。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xiū shēn jié xíng修身洁行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xíng hū fù guì行乎富贵 | 行:所作所为。指所作所为符合富贵的身份。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
gū xíng yī yì孤行一意 |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
yīn fú wēi xíng阴服微行 | 微行:帝王、官吏隐藏自己身份改装出行。旧指帝王或官吏穿便装,隐瞒自己的身份进行民访。 | |
dùn tiān wàng xíng遁天妄行 | 谓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 |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 |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
jiù jiā xíng jìng旧家行径 | 行径:行为。比喻旧时的行为。 | 明·梅鼎祚《玉合记·逃禅》:“向鸡园托迹,虎口逃生,眉愁翠敛,容羞红润,怕难藏旧家行径。” |
xíng bù rú fēng行步如风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8卷:“服百日,雄气大至,语声寥亮,行步如风。” |
léi lì fēng xíng雷励风行 |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雷励风行。” |
yán xíng xiāng gù言行相顾 |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 《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
háng háng shé yǐn行行蛇蚓 |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 《晋书 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 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 《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shì qíng jiǎo xíng饰情矫行 | 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行为矫揉造作。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间有廉洁自好之人,反为众忌,不说是饰情矫行,定指是钓誉沽名,群口挤排,每每是非颠倒,沉沦不显。” |
huà bù zài háng话不在行 | 指人说外行话,话不投机。 | |
wǔ háng bìng xià五行并下 |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
cāi méi xíng lìng猜枚行令 | 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子。” |
yī xíng zuò lì一行作吏 | 一经做了官。 | 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
xíng bǐ bó yí行比伯夷 | 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 战国·楚·屈原《九章·桔颂》:“年岁虽小,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gǒu qiě xíng zhǐ苟且行止 | 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行为。 | |
dà háng dà shì大行大市 | 指商品的一般市场价格。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这是大行大市,你一定不易哄我。” |
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宰相肚里能行船 |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
tiān mǎ xíng kōng天马行空 |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 明 刘子钟《<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huì lù gōng xíng贿赂公行 |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 晋 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
nì shī dǎo xíng逆施倒行 | 见“逆行倒施”。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逆施倒行,以迄于今。” |
liú xíng kǎn zhǐ流行坎止 |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已。” |
zhì ài nán xíng窒碍难行 | 窒:阻塞不通。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 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夫支孽尽封,则国祚愈长久,愈窒碍难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
yán xíng jì cóng言行计从 | 同“言听计从”。 | 《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
kuà zhě bù xíng跨者不行 | 跨:跨步前进。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难以持之以恒。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dāng xíng běn sè当行本色 | 当行:内行。指内行并且是本来面貌。后亦指精通本行,而且成绩特别突出。亦作“当行出色”。 |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禅道在妙悟,诗道亦然。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