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茅室土阶茅室土阶的故事

茅室土阶的成语故事


拼音máo shì tǔ jiē

基本解释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暂未找到成语茅室土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茅室土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初出茅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太岁头上动土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同室操戈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鬼瞰其室《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土木形骸《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室徒四壁《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拔茅连茹《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室迩人遥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面如土色《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土生土长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
云阶月地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土包子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土洋并举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土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引狼入室元 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故土难离李晓明《平原枪声》:“俗话说:‘故土难离’。”
茅塞顿开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率土之滨《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大兴土木《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本乡本土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朽木粪土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安土重迁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名列前茅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率土归心《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土鸡瓦狗延波真《五四前后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凶恶军警呆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土鸡瓦狗一样蜷伏在路旁。”
空室清野《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开阶立极《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