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摛翰振藻摛翰振藻的故事

摛翰振藻的成语故事


拼音chī hàn zhèn zǎo

基本解释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出处《南齐书·丘巨源传》:“普唤文士,黄门中书,靡不毕集,摛翰振藻,非为乏人。”


暂未找到成语摛翰振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摛翰振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虑周藻密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三册)第二节:“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
振聋发聩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一蹶不振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振振有词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弹冠振衣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发蒙振落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振奋人心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玉振金声《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振领提纲《隋书·文学传·潘徽》:“总括油素,躬披缃缥,芟芜刈楚,振领提纲,去其繁杂,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礼》。”
稽古振今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才藻艳逸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
弹冠振衿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委靡不振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山节藻棁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雕镂藻绘明·方孝孺《读<法言>》:“子云为此书,尝自拟《论语》……《论语》述圣人言行,犹天地之化,子云方且窃之焉,雕镂藻绘而蕲类之,其僭甚哉!”
振振有辞巴金《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这些人振振有辞、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
发蒙振聩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
操翰成章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金声玉振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挥翰成风清·李渔《意中缘·名逋》:“终日价挥翰成风,泼墨如雨,给不尽好事之求。”
如振落叶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发聋振聩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摧枯振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
染翰成章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发蒙振槁《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丽藻春葩唐 冯贽《云仙杂记 粲花》:“李白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时号李白粲花之论。”
萎靡不振宋 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声振林木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