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攻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79 个攻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gōng kǔ shí dàn攻苦食啖见“攻苦食淡”。《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gōng qí bù bèi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gōng chéng duó dì攻城夺地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xiāo gàn gōng kǔ宵旰攻苦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gōng guò zhēn què攻过箴阙指责过错,针砭缺失。晋·葛洪《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阙;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
duǎn zhēn gōng jū短针攻疽攻:医治;疽:毒疮。用短针去治疗毒疮。比喻措施不力,是不能取得效果的。汉·桓宽《盐铁论·大论》:“设礼修文,有似穷医,欲以短针而攻疽。”
qún qǐ ér gōng zhī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hán shǐ xiāng gōng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qǔ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nèi wài jiā gōng内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shí wéi wǔ gōng十围五攻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k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球至于今,邈不可得。”
xià wéi gōng dú下帷攻读帷:帷幕;下帷:放下帷幕。比喻专心致志刻苦读书。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lüè dì gōng chéng略地攻城略:侵夺,强取。夺取地盘,攻战城池。指向敌方进攻。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卷》:“十万伍雄兵飞将,皆能略地攻城。”
zhàn bì shèng,gōng bì qǔ战必胜,攻必取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gōng kǔ shí dàn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gōng xiá zhǐ shī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清·顾炎武《与友人书》:“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
bù gōng zì pò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zhàn shèng gōng qǔ战胜攻取战必胜,攻必取。指谋略高,战斗力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操大国之势,征强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
zhòng kǒu jiāo gōng众口交攻交:俱,共。许多人一起用话语攻击。《明史·王应熊传》:“言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
gōng wú bù kè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bā gōng bā kè八攻八克屡次攻击,屡次胜利。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chē gōng mǎ tóng车攻马同攻:坚固精致;同:齐聚。战车坚固,战马整齐。形容军容极盛。《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lüè dì gōng chéng掠地攻城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gōng shǒu tóng méng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gōng dà mó jiān攻大磨坚磨:物体相摩擦;坚:硬。比喻艰辛。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攻大磨坚,莫能与之争。”
qū yáng gōng hǔ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zhǐ nán gōng běi指南攻北犹声东击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jī kě jiāo gōng饥渴交攻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阳洞门》:“右边石池,荷花方烂漫,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
gōng qí wú bèi,chū qí bù yì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敌方;意:意料。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行动出乎对方意外。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gōng kǔ rú suān攻苦茹酸谓劳苦艰辛。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bù gōng zì bá不攻自拔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míng gǔ ér gōng鸣鼓而攻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yǐ cháng gōng duǎn以长攻短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jìn gōng qǐn bīng禁攻寝兵指止息战事。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bù bèi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wú bèi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yǐ shǒu wéi gōng以守为攻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yǐ gōng wéi shǒu以攻为守以:凭借;用。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gōng xiá dǎo xì攻瑕蹈隙瑕:瑕疵;蹈:踩。攻击瑕疵,蹈住缝隙。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章炳麟《读<日本国治>》:“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攮夷之议。”
shí wéi wǔ gōng什围伍攻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宋·秦观《李陵论》:“古之善用兵者,虽能以寡覆众,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
gōng chéng yě zhàn攻城野战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fǎn gōng dǎo suàn反攻倒算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gōng xīn è kēng攻心扼吭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fù bèi jiā gōng腹背夹攻腹背:比喻前后两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进兵潍县西境,抄入青岛背后,以便腹背夹攻。”
shū gōng mò shǒu输攻墨守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御有余。”
gōng jí fáng huàn攻疾防患匡正过失,防止祸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gōng kǔ shí jiǎn攻苦食俭犹攻苦食淡。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gōng xiá suǒ gòu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清·王晫《今世说·规箴》:“吾侪本相好,攻瑕索垢,当猛鸷如寇雠,毋留纤尘,为后人口实。”
tā shān gōng cuò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shǒu wěi jiā gōng首尾夹攻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gōng wú bù qǔ,zhàn wú bù shèng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pín bìng jiāo gōng贫病交攻见“贫病交迫”。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gōng chéng xùn dì攻城徇地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进可以攻,据可以守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lǐ wài jiā gōng里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jìn jiāo yuǎn gōng近交远攻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清·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如其怨恨有因,即可加意招徕,供我指臂,此近交远攻之计也。”
gōng hū yì duān攻乎异端乎:等同于介词“于”;异端: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dà sì gōng jī大肆攻击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qún qǐ gōng jī群起攻击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梁启超《违制论》:“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jiān ruò gōng mèi兼弱攻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尚书 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yuǎn jiāo jìn gōng远交近攻原指对远方国家联合;对邻近国家攻占的外交策略。后来指利用关系转较远的力量来攻击眼前对手的处世手法。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dà jǔ jìn gōng大举进攻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gōng yù yǐ shí攻玉以石攻:加工,制造;以:借用。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tā shān zhī gōng他山之攻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yǐ dú gōng dú以毒攻毒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gōng chéng lüě dì攻城掠地见“攻城略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gōng chéng lüè dì攻城略地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gōng qí wú bèi攻其无备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gōng xīn wèi shàng攻心为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晋 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yǐ yí gōng yí以夷攻夷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jí tòng gōng xīn急痛攻心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