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磨棱刓角磨棱刓角的故事

磨棱刓角的成语故事


拼音mó léng liǎng jiǎo

基本解释磨削棱角。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磨棱刓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磨棱刓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天涯海角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凤毛麟角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不可磨灭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转弯磨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角巾东路《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有钱使得鬼推磨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指山说磨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崭露头角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牛角挂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鼠入牛角《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玢》:“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
钻牛角尖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磨拳擦掌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鼓角齐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有钱能使鬼推磨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口角风情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模棱两可《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耳鬓厮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兔角牛翼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
牛角书生《新唐书 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拐弯抹角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勾心斗角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钩心斗角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临阵磨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卸磨杀驴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