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粗具梗概粗具梗概的故事

粗具梗概的成语故事


拼音cū jù gěng gài

基本解释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出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暂未找到成语粗具梗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粗具梗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粗制滥造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粗服乱头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胆粗气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概莫能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粗通文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长安人氏,略知书史,粗通文墨。”
别具一格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财大气粗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去粗取精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粗茶淡饭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胆大心粗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以偏概全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乱头粗服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独具匠心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粗心大意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独具慧眼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梗顽不化《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
别具匠心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漂蓬断梗
粗衣淡饭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别具慧眼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胆壮气粗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别具肺肠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不易为合理之解决。”
飘蓬断梗宋 宗泽《上郑龙图求船书》:“全家百指,如飘蓬断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气粗胆壮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九首:“然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概日凌云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大舰,概日凌云。”
拿粗夹细
才短气粗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粗衣粝食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