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昼慨宵悲昼慨宵悲的故事

昼慨宵悲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òu kǎi xiāo bēi

基本解释昼:白天;宵:夜晚。白天慨叹,夜晚伤悲。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宋书·鲁爽传》:“嵩霍咫尺,江河匪远,夷庾雍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昼概宵悲。”


暂未找到成语昼慨宵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昼慨宵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慷慨悲歌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霜露之悲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悲不自胜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慨当以慷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慷慨淋漓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先颁发一篇檄文,说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春宵一刻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夜行昼伏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黍离之悲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悲欢离合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慷慨激昂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悲喜交集《晋书 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离合悲欢明 陆采《明珠记 提纲》:“佳人才子古难并,苦离分,巧完成,离合悲欢只在眼前生。”
兔死狐悲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慷慨解囊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通宵达旦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风木含悲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白昼见鬼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龙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见鬼!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
感慨系之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悲观失望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以夜续昼《南史·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慷慨仗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风木之悲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悲观主义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感慨万端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宵狐之腋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悲愁垂涕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