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效颦学步效颦学步的故事

效颦学步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ào pín xué bù

基本解释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出处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颦学步从人脚跟走乎!”


暂未找到成语效颦学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效颦学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步调一致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学无止境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博学多闻《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学贯中西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以致用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处实效功
寸步不离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高步阔视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故步不离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学而不厌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安步当车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困而不学《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鸿儒硕学《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百步穿杨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款学寡闻庄周《庄子 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道山学海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东施效颦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断织劝学《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勤学苦练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才高七步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药石无效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西学东渐《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高步通衢《石季龙载记上》:“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