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月中折桂月中折桂的故事

月中折桂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è zhōng zhé guì

基本解释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五出:“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暂未找到成语月中折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月中折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冰壶秋月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月明如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中正无私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急中生智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日月合壁《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国中之国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薪贵于桂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入吾彀中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月明千里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学贯中西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苦中作乐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强中自有强中手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瓮中之鳖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不折不扣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犀牛望月《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命中注定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色中饿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折臂三公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海底捞月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常年累月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
水中捞月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风情月意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回:“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带着风情月意。”
将功折罪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末大必折《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井中视星《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